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国务院吹风会政策解读 | 公共服务资源下沉,优先发展社区养老!
社区服务是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不断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022年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政策例行吹风会,对“十四五”时期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组织保障等予以明确。


图片


“十四五”时期,我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将如何布局?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将如何加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将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大政治任务,改革创新、锐意奋进,推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图片


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党领导社区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村(社区)两委班子持续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主任
“一肩挑”比例逐步提高,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二是服务供给不断扩大
社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办理、代办等服务,公共事业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办理更加便捷,志愿服务蓬勃发展。

三是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快
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
65.7%

四是服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十三五”期末,全国社区工作者达到433.8万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57.3万,主要城乡社区提供各类专业服务。

五是服务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

“互联网+社区政务服务”、“互联网+社区商业服务”加速推进,全国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初步实现信息集中汇聚、统一管理、动态更新。


     民政部副部长
王爱文介绍,“十四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将加强城乡社区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首次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列为“十四五”时期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框架,《规划》从完善服务格局、增强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效能、加快数字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明确了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等7个方面的主要指标,确定了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等4项行动计划,以及服务设施补短板工程1个重大工程。


王爱文说,总的来看,《规划》体现了“两个聚焦”
一方面聚焦群众期待,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以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困难家庭等为重点,优先发展社区养老、托育等服务,大力发展社区生活性服务业,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另一方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紧扣就业优先、
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国家重大战略,统筹城市、农村不同需求,大力提升城市社区就业承载力,着力补齐农村地区服务短板,确保管理服务有效覆盖常住人口。


据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介绍,“十四五”时期,国家发改委将把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摆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突出位置,纳入县城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各地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功能布局,狠抓政策落地,争取到2025年,实现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本次规划,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夯实国家治理体系的重大举措,成为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拉动消费的重要抓手。文件强调完善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多方参与格局。优先发展社区就业、养老、托育服务,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为社区赋能减负等。